检测报告

时下,正是螃蟹等水产品大量上市的季节。可眼下这些消息,却让喜爱螃蟹等甲壳类水产品的消费者不敢吃了。缘由水产重金属镉超标的事件:
2021年10月底,广东省新兴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开展了辖区内食品的安全抽检,发现了一批不合格的花蟹,具体情况为:新兴县新城镇利海水产品店的花蟹,镉(以Cd计)检验值为1.7mg/kg,标准值为≤0.5mg/kg,经检验超标3倍多,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规定。
无独有偶,近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发布第53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公告显示,北京阿毛商贸有限公司经营的蓝花蟹(海水蟹),镉(以Cd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2021年9月底,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对中山市范围内食品生产经营环节的八大类食品进行监督抽检, 其中从中山市东凤镇辉皇美食城抽检的肉蟹,不合格项为检出镉【超标】;从中山市古镇溢源水产档抽检的花蟹,不合格项为检出镉【超标】。
除水产品外,容易检出镉超标的植物性食品为大米。有代表案例为上世纪在日本发生的镉大米导致的痛痛病事件。
镉(以Cd计)是常见的重金属元素污染物之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中规定,镉(以Cd计)在鲜、冻水产动物的甲壳类中大限量为0.5mg/kg。镉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慢性蓄积性,主要累积在肝、肾、陕腺、甲状腺和骨骼中,使肾脏器官等发生病变,并影响人的正常活动,造成贫血、高血压等病症。
螃蟹等水产品为什么会镉超标? 水产品中镉(以Cd计)超标可能是水产品养殖过程中对环境中镉元素的富集。镉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慢性蓄积性,长期大量摄入镉含量超标的食品可能导致肾和骨骼损伤等。
哪些食物镉含量容易超标? (1) 生长环境被镉污染的植物
废气的扩散,工业废水的排放,以及将含镉的废水用来灌溉农田是导致土壤含镉的重要原因,由此造成农产品的含镉量超标,比如“镉大米”。
(2) 水产品
鱼和贝类可以从周围的水体中富集镉。甲壳类、腹足类、头足类等水产动物及其制品容易积聚高水平的镉。由于水生生物对镉的富集能力*强,镉已成为影响水产品食用安全的重要因素。
(3) 动物肾脏和肝脏
肾脏是镉的主要蓄积部位,含量高于肌肉部分。镉在猪腰、猪肝中的含量就要远远高于在猪肉中的含量。蟹、虾蛄等的肝胰腺通常被称为蟹黄、蟹膏,是甲壳类动物重金属累积及解毒的主要器官,因此也富集高含量的镉。
镉的测定参照的检测标准: GB 5009.15-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镉的测定
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检测标准现存问题 梭子蟹和花蟹镉超标是常态问题。归其原因有两点:
1、标准的限量用的是总含量,不准确且过于苛刻
2、推荐用镉形态评判较为合理,不同形态的镉性质不同。
3、缺乏(符合要求的)标准品
敲黑板:镉超标会不会中毒,与镉的存在形态和剂量有关
镉在生物体内可与蛋白质、有机酸等结合,以有机镉形态存在,也可以离子态存在。环境学和毒理学研究结果证明,镉的毒性与其存在形态有关,离子态镉的毒性较高,结合态和有机态镉无毒或毒性非常微弱。若仅仅采用镉的总含量,并以其离子态的毒性效应作为评价标准,往往会高估其毒害效应。因此,蟹肝胰腺组织中虽然能富集高含量的镉,但镉是以各种有机化合物形态存在,降低了其对生物体的危害。不过新修改的镉限量标准即将实施,将由原来的0.5mg/kg改为1.0mg/kg。新标准的实施可大化降低被“误判”的水产品重金属超标率。
检测流程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更多检测相关信息请咨询客服。